主推: 《中國國家人文地理》 《中國地理百科》 還有: 《失落的文明》《地球之謎》《地球之最》《世界100自然奇景》 《世界100文明奇跡》《全球最美的100度假天堂》 《全球最美的100魅力古城》《全球最美的100個地方》 《環球國家地理精華》

可以看看《中國地理圖鑒》(分中國卷和世界卷),可以了解中國和世界不同地方的文化習俗特色經濟政治地理環境等。

有哪些適合初中生閱讀的歷史地理類書籍?

其實這個主要看興趣!

《上下五千年》《中國歷史故事集》《全球通史》《三國演義》《紅樓夢》《自然百科全書》等等很多,各種類型的都可以的!

我上初中時候也看過很多書,像這種歷史,地理類型的基本上不用說了,還有一些非常有文學價值的書,例如老舍的《駱駝祥子》,《鋼鐵是怎樣練成的》《圍城》《平凡的世界》《老人與!贰栋屠枋ツ冈骸返鹊群芏鄷!

我覺得讀書是需要有興趣前提的,孩子真的喜歡讀書才行!讀什么樣的書?如今很多網絡小說也很有價值,曾經的金庸武俠小說,在我們老一輩看來就不是什么好書,如今也成了經典!《鬼吹燈》《盜墓筆記》這種網絡小說如今也拍了電視劇電影!成為很棒的書籍!

所以說讀什么樣的書還是要看孩子愛好,歷史地理或許孩子會喜歡,也可能他們從心里不愛讀這樣的書!

我們可以給他們參考,但沒有權利去強制孩子讀什么類型的書!

只是作為一個讀過一些書的人,有過個人讀書感受!個人意見,如有不同,請大家諒解!

我不得不承認,歷史地理是個挺冷門的學科,以至于大部分答主,都在推薦一些純歷史書,甚至是一些文學作品,就連題主,他向讓別人推薦的,也只是類似《明朝那些事兒》的讀物。

歷史地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歷史活動時期,地理環境和演變規律的學科,涉及歷史經濟、人口、自然、政區、文化、城市等諸多領域。而整個中學教育階段,歷史和地理的關系,基本都是割裂的,很少有老師將其有機的聯系起來。

比如李白寫到:

朝辭白帝彩云間,千里江陵一日還,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重山。這白帝在何處?江陵是現在的哪里?一日真的能從白帝到江陵嗎?為什么兩岸會有不住的猿聲?萬重山到底是什么樣子?

僅僅是一首詩,就包含了大量歷史地理知識,比如唐代的歷史政區,李白的流放路線,三峽航運的重要作用、巫山山脈的動植物特點等。

因為我是一名普通的歷史地理愛好者,同時這幾年又是一位父親,所以我很明白,目前國內沒有專門寫給中學生的歷史地理入門書籍。直到去年有一天逛京東,突然看到一本剛出版的《給孩子的歷史地理》,也不管三七二十一,馬上就買下來了,畢竟這是稀有物種,作者愿意寫這個題材,就代表了絕不會敷衍了事。

作者唐曉峰,是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人文地理、城市歷史地理、先秦歷史地理、近代北京歷史地理、地理學思想史等。

唐曉峰教授1948年出生,已經是一位70老者,誠如序言中說,“給孩子講一般地理的書很多,專門講歷史地理的書還沒有”。于是他決定用畢生的思索和頂尖的學術水平,來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。

書中封皮有一句話,“地理問題不都在地上,還有一部分在人的腦子里”。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,書中的序言就舉了一個例子,他說:

修建城市,中國人喜歡修成方形的,可歐洲歷史上的大城市卻沒有方的,這里的原因不在地上,而是思想問題。歐洲人一般不認為城市應該有一個整齊的輪廓,即使要有,也不是方的,而是圓的,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主義者們,就設計過圓形城市。而古代中國人相信天圓地方,只有修建代表天的建筑時,才采用圓的形狀,比如北京的天壇。全書從中華文明起源的幾大核心區講起,再到三山、五岳、九州。既有交通、驛站對社會發展的作用,也說到自然環境和人類生活緊密聯系;有山水的藝術,也有四方的風俗;既有王朝的變遷,也有地圖的發展。

約300頁的內容,把歷史地理的許多基礎概念都涵蓋了,是少有的面向大中學生,也可以作為普通成年愛好者的入門書籍。要說全書的缺點,就是老先生的行文,對孩子還是有些不太友好,結構也比較散,感覺到高中,大學階段,有了更好的歷史基礎,才容易讀懂。

猶記得在去年的時候,和國內某知名兒童地理類出版社的一位老總聊天,他是學地理出生的,他說,凡是學地理的人,都具有大格局和大氣魄。自古史地不分家,古人說左圖右史就是這個意思,學史者必曉地理才能胸懷天下,談古論今,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夠成為歷史地理愛好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