迄今最小恐龍叫鼠龍。
1、嚙齒動物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恐龍。它是一種生活在晚三疊世(或早侏羅世)的食草恐龍。1979年,根據在一個巢穴中發現的五六只幼鼠化石,頭部、眼睛和四肢與身體的比例非常大,是幼鼠生長最快的部位。
2、這條沒有尾巴的小龍化石只有20厘米長,和小貓一樣大,因此被命名為鼠龍。然而,科學家后來發現,成年老鼠可以長到5米長,體重120公斤?茖W家仔細比較了年輕人和成年人,發現年輕人有一個更大的頭,更大的眼睛和一個圓鼻子。成年人的頭和眼睛較小,鼻子較窄。
編鐘的來歷
曾侯乙編鐘曾被譽為“世界第八大奇跡”,而在隨州葉家山墓地考古發掘中,考古人員發現了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編鐘,或將改變對鐘的起源的認識?脊湃藛T在編號墓墓壁二層臺發現了1個鐘和4個編鐘,5件為1套。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、北京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謙教授認為,這是中國目前所知最早的編鐘,此次發現的編鐘屬于西周早期,預計有5至6個編鐘,其數量和規模超過同時期已發現的編鐘,在當時屬于較高等級,是西周考古的重大發現。
編鐘,中國古代漢族大型打擊樂器,編鐘興起于西周,盛于春秋戰國直至秦漢。中國是制造和使用樂鐘最早的國家。它用青銅鑄成,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鐘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,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,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,能發出不同的樂音,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,按照音譜敲打,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。引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高低不同的銅鐘,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樂。
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,發現中國在西周時期就有了編鐘,那時候 的編鐘一般是由大小 3 枚組合起來的。春秋末期到戰國時期的編鐘數目就逐漸增多了,有 9 枚一組的和 13 枚 一組的,等等。1957 年,在我國河南信陽城陽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編鐘13枚演奏的東方紅樂曲隨著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唱響太空。
參考鏈接:編鐘(古代樂器)_百度百科
參觀博物館作文
[參觀博物館作文]
今天,媽媽帶我參觀了“湖南省博物館”,參觀博物館作文。 剛到博物館的門前就可以看到氣勢磅礴的六個大字“湖南省博物館”。 旁邊還有許多雕刻名人的塑像,左邊有:范仲淹、柳宗元、杜甫、張衡、屈原、炎帝;右邊有:黃帝、孔子、司馬遷、朱熹、王夫之、魏源。 博物館一共分成四層樓:負一樓、一樓、二樓、三樓。 一樓是“馬王堆漢墓陳列”,負一樓是“館槨陳列、辛追遺體陳列”,二樓是“墓坑、半景畫、青銅館、繪畫館、陶瓷館、考古新發現館”,三樓是“臨時展館”。 我們先去參觀了“馬王堆漢墓陳列”,一共有三個區,我們先去看了第一個區。 里面有馬王堆的簡介。馬王堆漢墓一共三個棺材,第一個墓埋的是利蒼之妻辛追,第二個墓埋的是長沙國丞相利蒼,第三個墓埋的是利蒼之子。在一樓我們參觀了利蒼吃的東西是以前老百姓吃不到的東西,他們還有1000多個仆人,他們的仆人都分了等級的,有倆個仆人是在里面的地位比較高,他們都是大管家,小學六年級作文《參觀博物館作文》。我們還看了他的穿的衣服。無論他們想要什么,就可以擁有什么,過著榮華富貴的貴族生活。第二區和第三區也很好看,有考古專家發現墳墓中同葬的東西銅幣、陶瓷、動物骨頭、金銀珠寶……。 后來我們來到負一樓參觀,看到了辛追的遺體,她的眼睛已經全部凸出來了,考古專家發現她的體內有幾百多顆完好無損的甜瓜子,據說她是吃多了甜瓜子后不久就死了。棺材的樣子是長方體的,中間是埋人的,旁邊是放陪葬物品的。 接著我們來到二樓,參觀了自商朝至西周的青銅器與陶瓷器,還有古時的繪畫館和考古新發現。參觀完這些,使我加深了對歷史故事的理解和人物的了解。參觀博物館作文60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