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過改變人物面部的光線,你可以創建出迥然不同的情緒氛圍。下面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于10種創意布光攝影方法,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!
1、基本人像光
這是最典型的人像布光法,于模特兒右邊加上光源,于左邊利用白色的反光板填補陰影,并從左后方高處多加一個光源(模特兒的頭部左上較后方),令模特兒的頭部更加突出。
2、恐怖
大家肯定試過拿著手電筒從臉部下方,由下而上的方向照,結果會令你的臉看起來毛骨悚然!如果添加閃爍的背景光,更會變得非?植!這種手法除了恐怖電影外,也可以試試加入你下次的人像拍攝吧。
3、二十世紀的年代美感
跟我們常見的'人像燈光很相似,也是加上燈光照射于模特兒頭上,于模特兒正面加上聚光燈,然后秘訣是利用「絲襪」創造出柔軟而夢幻般的朦朧感。
4、人工智能機器感
環型閃光燈是現時很流行的人像燈光,目的是造出柔和的美肌感,當然還能打出模特兒眼中的小光點亦是受歡迎的原因。而The Lighting Channel卻認為這看起來有點機器人眼珠的反射,大家又覺得怎樣呢?
5、科幻感
利用簡單的家用可調光燈,或自行加上濾色紙(GEL紙),通過在臉部用不同的顏色燈光照射,可以營造科幻氣氛!
6、悲傷感
善用陰影的樂趣!通過一塊玻璃板,自行加上水珠,再以燈光照明,就算在家中也可以拍出下雨天的藍藍憂郁效果!
7、黑白電影
利用窗簾投下來的陰影作背景,加上一個紙箱上的小孔以聚焦光線,照射到模特兒的眼睛,帶出神秘感。
8、世界領袖
通過使用「中國式燈籠」的燈罩(外國人很喜歡以這種燈罩代替柔光箱,稱為China Ball),得出光線比柔光箱更散開而柔和,并于模特兒左右兩邊加上黑色板,以減少面部兩側的光線,如果拍攝角度再低一點可以更進一步放大領袖感的效果。
9、審問員
于人物背面加上光線,跟相機之間的位置對立,可以形造出一種恐嚇感的剪影,試幻想一下如果模特兒的身影在動,光線慢慢閃爍,下一步他就會撞擊你的相機開始踢…
10、天使
跟世界領袖的感覺和設定很相似,都是利用光線充足的背景,和模特兒頭頂上的光源,只是這的背景需要光猛一點!
學會這幾種簡單的光效,趕緊嘗試一下吧。
攝影常見的創意手法有什么?
經典拍攝手法有哪些
1、經典拍攝手法——借位創意效果:搞笑KUSO是亮點
在網上搜索「借位」,一定能看到很多夸張又KUSO的照片,有些是巧合,而有些卻是設計過的,無論如何,都是因為被攝者或物間因為距離的差異和拍攝角度的關系,而產生一些超現實的有趣畫面。這樣的手法,用在旅游紀念照拍攝時,能為照片加不少分,沒有太多的技術或器材要求,就怕想不到而已。
雖說沒有太多的技術要求,但還是有一些小訣竅,由于被攝者或物體之間存在差距,所以建議在光圈先決模式中拍攝,設定較小的光圈數值,以確保拍攝主體們都在景深內,都是清晰的。如果是要捕捉動態瞬間,例如跳躍起來的畫面時,則也要同時兼顧快門速度,有必要的話可提升感光度以確保足夠的快門速度。
▲借位的手法總是能呈現一些超現實或搞笑的畫面
2、經典拍攝手法——移軸效果和偽移軸效果:拍出玩具模型感
移軸鏡頭一顆要價不菲,然而其特殊的光學設計,卻能拍出不同于一般鏡頭的效果,由于成像圈較大,且鏡身能偏移(Shift)或傾角(Tilt),它不僅能將一些俯瞰的風景拍得像玩具模型,也能在拍攝建筑、商品時避免廣角鏡頭難以克服的變形及延伸景深的效果。移軸手法,現在也越來越多被用在影劇或電影拍攝上,尤其是在國外的一些影集中,常常這樣微縮的城市之景用做過場片段或是片頭片尾影片,像日劇「家族游戲」、英劇「新世紀福爾摩斯」等。
對于一般攝影玩家來說,移軸鏡的價格真是讓人難以入手,正因為如此,網上也有國內不少朋友以舊鏡頭自行改造成移軸鏡頭,另外趣味鏡頭廠商Lensbaby也有推出較親民的版本。另外,去租借來玩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,國內借一天大概在700~900元不等。詳細拍攝教學,可參考站內的「移軸鏡頭拍攝技巧全攻略」。
不過老實說,現在不少微單眼、小DC中也都內建有移軸鏡頭效果,而且就算相機內沒有趣味濾鏡功能,透過電腦編修軟體也是能獲得類似的樣子。一般建議在后制使用該效果時,拍攝內容還是以晴天俯瞰城市的角度去拍比較討喜,效果也會比較明顯。
▲移軸鏡頭拍出來的效果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玩具模型風的城市鳥瞰景
3、經典拍攝手法——長曝水流風景:如絲綢般的流動感
在風景攝影中,長曝是一種經典手法,除了在夜晚捕捉夜景或拍攝光軌時常用外,白天拍攝野外風光時,也常用來拍攝溪流、湖或海。透過長時間的曝光,能徹底且柔順地模糊移動中的物體,把波瀾起伏的水面拍得像絲綢一般順滑,就算場景中原來有很多人來來去去,也會因模糊效果而使他們在畫面中「消失身影」,得到寧靜前空曠的純粹景色。
日間長曝,需要使用減光鏡(ND鏡),以在固定光圈值下換取更長時間的快門,達到模糊移動物體的效果。除了減光鏡外,常用的基本配備還有腳架、無線遙控快門或快門線,減少相機長曝時可能造成的晃動,干擾拍攝結果。想知道更多拍攝時要注意事項和技巧,可參考「簡單7步教你拍出完美長曝相片」。
▲長曝拍攝湖或海景,可拍出一種寧靜的氛圍
4、經典拍攝手法——360度全景攝影:打造個人小星球
現在不少相機和手機中也都配備全景攝影的功能,方便大家在拍攝一些寬闊的場景時,不需要分段拍攝再進電腦后制拼接。不過如果想要再全景攝影上再做一些不一樣的效果,將寬闊的場景「星球化」的話,雖然說手機有專門的APP可快速進行后制,但用相機拍攝的話還是需要扎扎實實地分段拍攝,然后依靠后制的力量了。
拍攝360度全景作品,需要注意的事項和全景攝影大致相同,需要上腳架、手動模式拍攝,方便掌握調整每張照片的曝光量,且建議采用小光圈拍攝,保證景深深度,白平衡最好也選擇手動調整,并注意每張之間最好保留1/3的交疊邊。更詳細的全景攝影技法,可參考站內相關文章(點選前文連結)。另外,如果想讓星球的接合看起來更自然,注意要拍攝張數要足夠,拼接變形起來比較不容易顯得突兀。
完成拍攝后,到電腦中利用后制軟體先將照片拼接成一般的全景圖,再開始進行翻轉和扭曲濾鏡,向星球形狀轉型。
▲360度全景的特殊視覺,常常帶給讀者新奇的感受!
5、經典拍攝手法——數位紅外線效果:超現實CG感場景
也許不少朋友早在網上看過很多色彩效果比較奇異的攝影作品,看起來不那么真實,反而比較像電腦繪制出來的CG圖,就像一些電玩的場景一樣。其實這還是真的場景,只是用紅外線攝影的手法,透過特殊的紅外線濾鏡,濾掉可見光,僅讓紅外線打在感光元件上,拍出這樣夢幻的景色。想要嘗試紅外線攝影,需要改造相機或是套用濾鏡,改造相機的效果似乎會比套用濾鏡來得好,但由于成本較高,因此一些前輩多建議大家,可先從外接紅外線濾鏡開始試試看,試過之后覺得真的喜歡,再找相機去改裝也不遲。想知道更具體的紅外線攝影教學,可以參考「鬼魅的紅外攝影技巧」。
由于現在數位后制技術進步,就算步濾鏡也不改機,也是能用后制軟體「偽造」紅外線攝影的視覺效果,選一張自己拍的作品試試看吧!
▲紅外線攝影能將景色拍出不同尋常的夢幻感
6、經典拍攝手法——多重曝光人像創作:融入拍攝者內心世界
將兩張照片結合進行重曝已經不是什么新的技法,早在十九世紀就有攝影師嘗試過這種拍攝效果。重曝也有多種不一樣的效果選擇,而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將人像與自然紋路結合的類型,且在紋路的選擇上,越明顯曝出來的效果越好,像白色天空背景下的葉子、樹枝或龜裂的土地等。
其實現在不少相機內都有內建多重曝光功能,不只微單眼及消費性小相機,連專業單眼相機如Canon 5D3、Nikon D800等,就算不依靠后制合成,在相機里就能完成重曝,且也具備多種不同的合成效果可供選擇。
進行人像類的重曝創作,首先當然是要拍攝需要用來合成的兩張照片,人像照的部分,最好以白色等純色的背景,且采逆光拍攝,才能得到輪廓足夠清晰的人像。陰天的天空也是個不錯的背景選擇;而自然紋路的拍攝基本上也差不多。建議可在LiveView模式下進行拍攝,當在完成第一張的拍攝,開始拍攝第二張時,螢幕畫面上會半透明顯示第一張畫面,方便你第二張取景構圖。
也許你的相機內還是沒有具備這個功能,但你手上的智慧型手機一定能下載安裝到可玩重曝攝影的APP,不然也是能靠Photoshop或Lightroom等后制軟體來制作效果。
▲人像與重曝的結合,不僅能增添藝術感,也能更多地詮釋角色的內在心理
拓展資料:
拍攝,是用攝影機p錄像機把人p物的形象記錄下來。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拍攝技巧,有夜景拍攝、雨景拍攝、建筑物拍攝、人像拍攝等,電影動態藝術拍攝同樣是拍攝的一類,但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則。隨著科技的進步,拍攝也變得越來越簡單,越來越符合大眾化。
參考資料:百度百科:拍攝